推廣使用新聲韻 重陽JM/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格律”是格律詩詞的規矩,格律詩詞是中華詩詞的精萃。中華詩詞是中華民族詩文化的唯一標志,沒有任何形式可以取代之。所以,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還要創新和發展,再造輝煌。 眾所周知,毛澤東詩詞是中華詩詞發展的最新高峰,是后來者學習的典范。毛澤東是最富革命精神的一代偉人,可他的詩詞(已公開發表的)是嚴格遵守格律的(其實也有突破之處)。他把格律固守成峰,足以說明,格律是格律詩詞的堅固基石,不易動搖,亦不可拋棄,只能創新和發展。 如何創新和發展呢?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中華詩詞也一樣是發展變化的。詩詞是社會的產物,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的。當今社會已經有了劃時代的變化(不同于千百年來封建社會的改朝換代)。中華詩詞也必將有劃時代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什么呢?(首先說明一點:五·四以來發展壯大起來的無韻白話詩,絕對不是中華詩詞的劃時代的變化。此當別論,在此不談)。 中華詩詞的主體是格律詩詞,格律的基石是聲韻,聲韻是中華民族語言文字(漢語文字)固有的根本屬性。只有這種根本屬性的變化,即聲韻的變化,才能引起格律的變化,才能找到格律創新的“突破口”。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根本屬性,即聲韻的劃時代變化是什么呢?可謂有二:其一,法定使用普通話,其二,推廣使用漢語拼音并標定四聲。這就確立了中華詩詞劃時代變化的基礎,即以普通話的聲韻為韻,就是說,以漢語拼音的韻母為韻,以其四聲化平仄。實現“平仄開放,韻律改革,自然巧成,形隨意合”。由此而產生的新聲韻,新詩體,就是中華詩詞的新生兒。愿我們撫育她的成長與壯大! 附一,十六韻部: i u ü a o e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附二, 新韻譜:按普通話韻母設十六韻部,(含一個兒化音),按其四聲為六十四韻。包括以《新華字典》為準的所有漢字。新韻簡譜只編入了常用簡化漢字。( 欲知詳情,請網絡搜索重陽《新韻說》(全文),重陽《新韻譜》(全文)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