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創作中的超現實表達 ——以當代詩人何中俊的《某一刻》為例 陳澤亮(安徽) 西方現代詩歌對我國詩壇的輻射主要表現為三大主義:一是意象;二是象征;三是超現實。 作為一種文學流派,法國著名詩人及評論家布勒東所創立的超現實主義對當代詩歌創作產生了極大影響。 這種極大影響主要體現在對現實的強大變異。 超現實主義的強大變異一般有幻化、潛意識、自動寫法等途徑。 著名詩人作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協會員何中俊先生所創作的《某一刻》就是一首這樣的超現實主義詩作。 這首超現實主義詩作使用的超現實表達 方法就是幻化。 所謂幻化,就是主體心理對現實產生的一種巨大的變異機制。 幻化又可以分為幻想、幻覺、夢幻三種。 "一絲微風乍起,從足底掃過頭頂/ 看不見更深處,是黑云壓城/還是沙塵暴將呼嘯而至"是幻想。 幻想是詩人的高級想象階段。 詩人在這里把"微風""足底""頭頂""黑云""壓城""沙塵暴"六個點鏈接的意象群化合成一個特別的幻象世界。 詩人何中俊先生就是通過這種組合性的幻象來展示自己對存在的凄楚體悟。 "無數的馬匹在那一刻闖進你的身體/它們在你體內長嘯,奮蹄,昂首/在五只頭領的帶領下/向五個相反的方向掙脫,奔跑/不斷地掙扎,掙扎,仿佛在某一刻/就將脫韁而去"是幻覺。 "無數的馬匹在那一刻闖進你的身體"是幻覺中的幻視。 "它們在你體內長嘯"是幻覺中的幻聽。 "它們在你體內奮蹄,昂首/在五只頭領的帶領下/向五個相反的方向掙脫,奔跑/不斷地掙扎,掙扎,仿佛在某一刻/就將脫韁而去"是幻覺中的幻觸。 歌德曾經說過:"每一種藝術的最高任務,即在于通過幻覺,達到產生一種更高真實的假象。" 詩人何中俊先生正是通過這種虛假性的知覺來披露自己對存在的荒誕體驗。 "你將有五個兄弟/突破巖石的禁錮而且分道揚鑣/無數的靈魂碎片,迸散/從世界所得日物質,都有了歸處"是夢幻。 夢幻是一糸列莫測的變異。 這種變異具有突發性。 在詩人何中俊先生的夢幻中,五匹馬可以變異成"五個兄弟",騰起的飛塵可以變異為"無數的靈魂碎片"。 詩人何中俊先生恰是通過這種心靈性的夢幻來表達自己對存在的迷離體察。 附文: 某一刻 一絲微風乍起,從足底掃過頭頂 看不見更深處,是黑云壓城 還是沙塵暴將呼嘯而至 無數的馬匹在那一刻闖進你的身體 它們在你體內長嘯,奮蹄,昂首 在五只頭領的帶領下 向五個相反的方向掙脫,奔跑 不斷地掙扎,掙扎,仿佛在某一刻 就將脫韁而去。你將有五個兄弟 突破巖石的禁錮而且分道揚鑣。 無數的靈魂碎片,迸散 從世界所得日物質,都有了歸處 2020年12月20日 作者簡介: 何中俊,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協會員、中山市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每天一首原創詩”詩歌運動發起人,中國詩歌網“現代詩歌”欄目首席版主,主任編輯。作品見《詩刊》,《星星詩刊》,《詩歌選刊》,《詩歌月刊》,《作品》等國內外報刊。出版有:散 文 集:《路上開放的丁香》報告文學:《王道》。詩 集:《在水之湄》、《一只螞蟻的悲傷》、《鄉俗物語》、《飛奔的石頭》、《一個城市的艷遇》、《遠山的寂靜》、《劊子手》、《春天的草垛》、《一朵花的高度》、《坐在時光的碼頭上》。《當代精英文學》顧問。 詩評人: 陳澤亮,詩人,詩歌評論家,英詩翻譯專家,中共黨員,安徽淮南人,安徽師范大學本科學歷。淮南五中高級教師,中國先秦史研究會與國語雙語研究會理事,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會員,安徽省省級家庭教育名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淮南市作家協會會員,《淮南作家文化傳媒》簽約作家,淮南圖片網特約作家,中詩網特邀編輯,新西蘭文學聯合會《澳洲訊報》編輯,《西北鳳凰詩社》社長,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詩歌網》《中國作家網》《四川人文》《山東詩歌》《長江詩歌》美國《海華都市報》等網站、雜志、報紙、平臺等發表詩歌三百多首、 詩評一百二十多篇、短篇小說二篇、散文評論一篇,小說評論二篇。2017年,本人撰寫的《把家庭教育過程倫理化》《把家庭教育力度課程化》《建立高效家長學校課堂的兩大途徑》《四個舉措抓實家庭教育工作》等五篇文章分別被人民網、中國青年網、中國新浪網、財經騰訊網和鳳凰網所轉載。 詩觀: 詩是奔向遠方孤獨的激情, 詩人用激情把一杯水釀成了一杯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