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作家王萬舉的文化創意學專著《文化創意學》日前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對文學藝術創意之外的其它文化形態的創意進行了學科性建構,對社會生活中的文化創意和物質生活中的文化創意分別提出了科學的方向,對文化創意能力的培養和促進文化創意實現的政府行為、民間力量及社會動力提出了明確的觀點。全書觀點明確、邏輯縝密,具有很強的學理性和實用性。

《文化創意學》一書是王萬舉“文化創意學”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2008年4月12日,王萬舉在河北大學發表題為《文化產業的創意方向》的演講,首次提出創立文化創意學的構想,首次提出“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流行語在實踐中有負面作用,因為“文化創意”不是產業,因為“文化產業”這一產業并不具有天生的創新性,首次提出以文化創意為抓手來推動文化事業和產業的健康發展,首次提出以人才培養為抓手促進文化創意事業的發展,并于同年出版了第一本專著《文化產業創意學》。8年多來,王萬舉一方面繼續文化創意學的研究,另一方面進行了大量推廣文化創意的社會工作。2009年,由他牽頭成立了我國第一家以文化創意為工作對象、以像打造作家、音樂家、書法家那樣打造文化創意家隊伍為宗旨的社會團體——河北省文化產業創意家協會。以這一社會組織為平臺、由王萬舉牽頭的文化創意專家隊伍進行了大量的文化創意的推進工作。經過8年多的努力,“文化創意”作為一個學科、一項專業、一個職業,逐漸為社會所認同,河北文化創意家隊伍基本整合成軍。對于王萬舉8年多來的辛勤努力,河北省委宣傳部給予了肯定和支持,分別于2014年、2015年和2017年給予專項資助,開辦“河北省文化創意人才和文學藝術創意人才高級研修培訓工程”。該工程出了人才,出了成果獲得了巨大成功。在不斷追蹤文化創意態勢之中,在文化創意人才研修工程的教學相長之中,王萬舉完成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文學藝術創意學》,于2016年出版。第三部專著《文化創意學》的出版標志著“文化創意學”完成了初創工作。王萬舉認為,文化創意學的學科創立絕非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勞永逸。隨著實踐的發展,他還將對三部著作不斷進行修訂,希望得到業內人士和廣大讀者的鼎力相助。

《文化產業創意學》、《文學藝術創意學》和《文化創意學》的相繼出版,確立了著名學者、作家王萬舉作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文化創意學之父”的地位。三大文化創意學專著的出版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文化現象,它鮮明的提醒業內人士,“文化創意”不應該作為一個虛詞而流行,而應該學科化、專業化、職業化。全社會要像抓物質產業的研發那樣來抓文化事業和產業的創意。(張博)
王萬舉,著名學者、國家一級作家,藝術-文化學、文化產業創意學、文學藝術創意學和文化(狹義)創意學創立人。著有《人生的一千個為什么》、《藝術-文化學導論》、《文化產業創意學》、《文學藝術創意學》、《文化創意學》等多部專著;創作《光明世界》、《新歲燭光》、《好事近》等多部電視劇,《留守石頭村》、《殘夏》、《午時三刻》等多部電影,《無悔征程》、《與你同行》、《崗位》等多部話劇,《中國皇陵漫步》、《繁華與落紅》、《放歌新世紀》、《文藝女神沉思錄》等多部大型電視文化專題片。
王萬舉曾擔任中國禮儀文化大賽河北賽區評委會主席,中國文化創意和文化產業創意高峰論壇主席,中國文化創意和文化產業創意大獎賽評委會主席,策劃過多個大型文化項目,擔任過多部影視劇導演和制片人。
王萬舉現任河北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影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和河北省文化產業創意家協會主席。
|